苏州国际科技园一期
具有强社交属性的生态型产业园4.0

苏州国际科技园是苏州市科技创新、知识创新和企业孵化的重要载体,她伴随着苏州工业园区一同成长,园区的成功,国际科技园功不可没。随着中国迅速发展,20年前,这里曾是人们排着队想进的高端工作园区,但20年后,入驻率却逐步下降。BES认为,好的产业园打造的不是硬件,而是性格。这里应该是人们愿意主动靠近的地方,我们希望大家可以很骄傲地说:“我在这里工作”。

 

在项目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科技园一期的整体痛点非常多。整体形象不佳、园内到处停车、门面重重围挡、室内外动线混乱等等,BES寻找问题,并为客户解决问题。针对痛点,我们提出了初步的改造设想。对症下药,给到了切实的解决方案。

 

国内产业园发展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经历过产业园1.0、2.0、3.0阶段后。如今即将步入产业园4.0的萌芽阶段,即城市功能的辅助——城市客厅。经过国内外大量案例的研究,我们发现,成熟的产业园4.0的雏形如谷歌、微软等国际企业总部,他们更加强调产业园的城市属性,在空间规划上突显“以人为本”的理念,并遵循“产城共生”的理念,生产、生活、教育、商业、休闲及娱乐混合布局,构建起城市级的生活服务体系,营造各种功能和谐发展的良性生态坏境。

 

筑巢引凤,筑建起创新企业需要的环境,才会吸引更多的创意人才。那么,我们针对苏州国际科技园的未来提出四个关键词:Open,International,Creative,Connection。BES旨在从空间和载体双重维度出发, 打造产业生态系统与城市生活方式融合的连结空间。

 

在这里,不仅可以通过提供灵动与高效的空间场所与功能服务来满足多样化的基本需求, 还可以通过提供多元化的共享办公场景和关联服务来满足多层次的附加需求,从而实现产 业园的叠加效应。 在这里,BES以新型停车场的建造,作为产业园区与城市客厅的链接点,推动不同功能在同一空间中的互相渗透,可以同时满足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段里的工作与生活场景需求,打造 “7X24小时”开放式的创新社区。

 

当今时代,随着全球各大企业campus的成熟孕育和创新startup企业的纷纷涌现,“产业园”这个概念显得十分尴尬。我们希望产业园改造并不只是改产业园本身,不是改道路或改建筑,而是进行产业升级,城市更新,找到产业园与城市之间的“模糊概念”,促进城市产业结构的变化,才能带来可持续生命力。

 

如今,在北欧,赫尔辛基OODI图书馆已经成为市民的“产业园”,它的对面就是市政厅。

在东京,最热闹市井的浅草寺地带,却是一个有着最多创业公司和创新人才的“产业园”。

那么,苏州工业园区的产业园,又该何去何从?


  • 位置
    /
    苏州市工业园区
  • 客户
    /
    苏州国际科技园
  • 规模
    /
    载体面积约107.4万㎡/国企/产业园
  • 年份
    /
    2020年
  • 状态
    /
    进行中
  • 类型
    /
    产业升级/产业园改造/城市更新/建筑设计/空间改造/室内设计
  • 581_573_581_381__